由澳门科技大学主办的「科技大师讲座」系列讲座之「从分子设计到超分子组装、纳米结构和功能特性的调控来实践能源、材料和生物医学的应用」于2025年4月16日下午在澳科大 D 座演讲厅成功举办。本场讲座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副校长、著名无机化学家任咏华院士主讲。在讲座开始前,由澳科大副校监、校长李行伟致词,并由李行伟校长向任咏华院士致送聘书及纪念品。
李行伟校长向任咏华院士致送纪念品
讲座伊始,任咏华院士通过生活中用电这一平常事,向我们引出今天讲座的主题,并简单介绍了光催化技术模仿光合作用,利用光来驱动氧化还原反应,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任咏华院士向我们阐述了光催化技术在以下两个主要领域的应用。在能源领域,该技术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而氢气燃烧仅产生水,形成绿色闭环能源循环。此外,也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石油化工产品,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作出贡献。在医疗领域,光动力疗法为癌症治疗带来新希望。通过引入光敏材料,在光照下产生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物质,可精准杀死癌细胞,尤其适用于皮肤癌、鼻咽癌等浅表癌症患者。此外,发光材料也在生物成像标记方面崭露头角,能够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切除癌组织,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和不必要的去除。
任咏华院士主讲
随后,任院士向我们详细讲述了分子组装与材料性能调控的研究。研究聚焦于通过控制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实现对分子排列和材料特性的精准调控。以铂配合物为例,改变配体可使分子在室温溶液中发光并呈现不同颜色,还能选择性检测特定离子,用于生物成像和生理过程监测。此外,由金属-金属相互作用导向扁平分子的不同排列方式,会显著影响材料颜色和光学性质。通过改变溶剂成份和温度,可调控分子间距和相互作用,实现在溶液中颜色与发光颜色的变化。她也介绍了用于 OLED 应用的发光含金配合物。这些成果为能源、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新突破。
在问答环节中,有同学提出含铂材料甚么时候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任院士指出,她的团队已经开发了相关材料,并且希望在未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任院士鼓励大家不论研究什么专业,都要认真学习,既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通过广泛的学习,产生新想法。另一位同学提问光诱导电荷转移,任院士解答,在光激发下,电子从金属转移到配体,中间涉及电荷分离,导致产生光电导性。
新伟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为本次讲座的支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