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余强院士在澳科大谈“物理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前沿:活性凝聚态物理”
马余强院士线上讲座截屏 由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资助,澳门科技大学主办的科技大师系列讲座“物理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前沿:活性凝聚态物理”于2022年10月12日下午通过 ZOOM 平台在线上成功举办,本场讲座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专家马余强院士主讲。澳门科技大学李行伟校长为讲座致辞,欢迎并感谢马院士为澳科大师生带来精彩的专题演讲。 讲座伊始,马余强院士从物理学的概念切入主题,引入了物理学衍生的四个主要分支介绍。马院士认为,物理学在推动历次工业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推动学科交叉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随后,马院士提到了生命科学,阐述了生命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其中,有三次生命科学革命,分别是1950年的分子生物学革命、1980年基因组学革命以及生命科学和工程的深度交叉融合。根据前文的铺垫,马院士引出了这次主题的重点,即软凝聚态物理和活性凝聚态物理。此外,亦提到了法国物理学家Pierre-Gilles de Gennes,他运用物理学方法发展了高分子和液晶平衡态统计物理学。软凝聚态物质的重要特质是在衡状态下,总熵越大,由于附加自由度对应,熵或许变得更小更有序。在未来,软凝聚态物理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走向非平衡和走向生命。 随后,马院士讲解了活性凝聚态物质的特征,同时也解释了借用工具和图像来研究活性凝聚态物理,从中能得到两个模型:液晶模型和二维XY 模型。活性凝聚态物质有相互作用,例如在细胞之间。在活性物质集体运动相的拓扑缺陷起源研究中,马院士主要研究的是微观非平衡统计物理模型,无需流体亦可激发拓扑缺陷。马院士还给同学们介绍了细胞内的相分离行为和细胞环境中驱动相分离的因素以及如何运输纳米载体进入肿瘤细胞。运用了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式揭示了蛋白结构有序到无序的转变物理机制,推动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分子力学发展。 讲座最后,马院士强调物理学与生命科学学科是有交叉的,随着时代发展,物理学已经渗透到人文和商科领域,与外部事物广泛相连,因此学好物理至关重要。马院士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重视物理,并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