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預告】《科技大師講座XXXVII》第九場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澳科大榮譽博士葉永烜院士談「小行星與生命起源及地球防衛」

【活動預告】《科技大師講座XXXVII》第九場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澳科大榮譽博士葉永烜院士談「小行星與生命起源及地球防衛」

日期:2025年4月9日(週三)

時間:15:30-17:30

地點:澳門科技大學D座演講廳

主題:小行星與生命起源及地球防衛

嘉賓:葉永烜院士-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澳科大榮譽博士

由澳門科技大學主辦,新偉浩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支持的本學期第九場科技大師講座2025年4月9日下午3:30於大學D座演講廳舉行,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澳科大榮譽博士葉永烜院士主講「小行星與生命起源及地球防衛」。

葉永烜,著名華人天文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現為台灣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與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葉永烜院士於1969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1970年取得匹茲堡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1974年取得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應用物理學及資訊科學博士學位。葉永烜院士曾任職於馬克斯普朗克高層大氣研究所、太空計劃室首席科學家,曾任台灣中央大學理學院院長、副校長、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AOGS)理事長、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

葉永烜院士的研究專長是彗星、行星大氣與地球高層大氣、太陽系與行星形成、電漿物理。1982年他和法國科學家丹尼爾·高迪耶(Daniel Gautier)、美國科學家托比·歐文(Toby Owen)向NASA與ESA提出探測土星系統的計劃,該計劃就是現在的凱西尼-惠更斯號。NASA在2009年授予他特殊公共服務榮譽勳章(Exceptional Public Service Medal, EPSM)以表彰他對凱西尼-惠更斯號計劃的貢獻。除了凱西尼計劃以外,葉院士還曾參加喬托號、深度撞擊號、羅塞塔號等太空探測任務。

葉永烜院士所發表的期刊論文已超過二百篇,其中登上NatureScience的至2008年共有四十二篇,為華人界之最。

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屆時聆聽大師講座。

如需查詢及報名,可聯絡大學諮詢台。

電話: 8897 2114

電郵: dgs-ad@must.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