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預告】《科技大師講座XXXVII》第十三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高分子化學家唐本忠院士談「分子之外,別有洞天:研究哲學範式轉移芻議」

日期:2025年5月7日(週三)

時間:15:30-17:30

地點:澳門科技大學D座演講廳

主題:分子之外,別有洞天:研究哲學範式轉移芻議

嘉賓:唐本忠院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高分子化學家

演講語言:普通話

由澳門科技大學主辦,新偉浩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支持的本學期第十三場科技大師講座2025年5月7日下午3:30於大學D座演講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高分子化學家唐本忠院士主講「分子之外,別有洞天:研究哲學範式轉移芻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高分子化學家唐本忠院士於1982年和1988年先後獲華南理工大學學士學位和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學位。曾在日本NEOS公司中央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4–2021年在香港科技大學工作。2009年和2020年先後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2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擔任理工學院院長、校長學勤講座教授。

唐本忠院士已發表學術論文2,000多篇,總引用超223,000次,h因子爲207。在學術會議上作了500多場邀請報告,擁有100多項授權專利。現任德國Wiley出版社發行的Aggregate《聚集體》雜雜誌主編以及20多家科學期刊顧問、編委或客座編輯。

唐院士主要從事材料科學,高分子化學和生物醫學診療等研究。在聚集誘導發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這一化學和材料前沿領域取得了原創性成果,是AIE概念的提出者和AIE研究的引領者。2014年至今連續當選材料和化學雙領域「高被引科學家」。2007年獲Croucher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獎,2014年獲Khwarizmi國際獎,2015年獲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201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21年獲Nano Today國際科學獎,2023年獲Biomaterials全球影響力獎,2024年獲中國化學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學貢獻獎。

講座簡介:為了理解自然,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根據研究對象的尺度建立了各種學術框架和範疇。例如,研究宏觀物質的宏觀科學和研究分子的微觀科學。將宏觀科學和微觀科學聯結的橋梁是還原論哲學,即假定宏觀物質的性質可完全還原為簡單分子的疊加。還原論雖然雖取得巨大成功,卻並非放之四海皆準。例如,當分子聚集成聚集體時,其行為或性質可能完全不同於單個分子。一些化合物在單分散態下受紫外線激發時不發光,但其聚集體卻能高效發光。這種被稱為聚集誘導發光的光物理現象表明,聚集體可湧現出和單分子完全不同的全新性質。與分子論相反,聚集體的性質並非是其分子的簡單線性加和,而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例如數量(組分多寡)、幾何形狀(尺寸、形狀和維度)、形態(無定形或晶態)和相互作用(吸引或排斥)。理解這樣的複雜系統,需要構築和發展一種研究聚集體的新科學框架,即聚集體學。瞭解聚集體中存在的拮抗性、協同性、湧現性、多樣性等特徵的本質及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深遠的科學意義。聚集體學研究將産生新的理論、規律、模型、假說等,共創造出能够促進對自然過程的理解、解决傳統還原論方法無法解决的問題的新的認知。在聚集體層次建立新的理論和工作機理使得理性設計聚集體體系及發展新型先進材料成為可能。可以預見,聚集體科學的研究將實現研究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範式轉移,並為更高層次結構及複雜系統的探索和創新開闢新的途徑。

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屆時聆聽大師講座。

如需查詢及報名,可聯絡大學諮詢台。

電話:8897 2114

電郵:dgs-ad@must.edu.mo